生產企業為什么要做作業指導方法。。
作業指導書用于具體指導現場生產或管理工作,其結構和形式完全取決于作業的性質和復雜程度,在編寫作業指導書的時候要把你的員工看做是個笨蛋,這樣在編寫的時候,要做到方法分步驟,做到簡單話。 對于作業指導書來說,就數日本最通俗易懂,工序簡單,放置在員工視力可以看到的地方。
舉個例子:在日資企業看到,一個壓鑄的機械(就是在一個軸承里面壓鑄一個襯套),這種作業,作業員會經常漏放襯套,造成產品不良的發生。針對此種情況,他們是做壓鑄旁邊做個一個設置好的電子天平,作業員生產好產品直接流入電子天平上。這樣就避免了不良品的出現,當然這樣的成本也是比較高的,但是從長遠考慮來說,人比機器更會出現錯誤。
其實在許多外資廠,目前生產線都是流水線,因為人無意患錯誤的機率遠遠大于機器。在我國由于勞動力便宜,許多中小企業,會在考慮到企業短期成本,造成企業產品問題重重。在我國許多企業認為作業指導書是無用的,它既費時又妨礙人的手腳有人認為我從事這項工作已經很多年了,作業步驟已可以倒背如流了,甚至閉著眼睛也能把它做好.其實打錯特錯,作業指導書可以說是對作業行為進行知道,即使有在好方法,也要通過實踐,然后才可以改作業指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