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IATF16969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IATF(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國際汽車工作組 是由世界上主要的汽車制造商及協會于1996年成立的一個專門機構。為了協調國際汽車質量系統規范,由世界上主要的汽車制造商及協會于1996年成立了一個專門機構,稱為國際汽車工作組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 (IATF) 。IATF的成員包括了國際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ISO/TC176),意大利汽車工業協會(ANFIA),法國汽車制造商委員會(CCFA)和汽車裝備工業聯盟(FIEV),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汽車制造商如寶馬(BMW),克萊斯勒(Chrysler),菲亞特(Fiat),福特(Ford),通用(General Motors),雷諾(Renault)和大眾(Volkswagen)等。
IATF16969的舊版本是,在和ISO9001:2000版標準結合的基礎上,在ISO/TC176的認可下,制定出了ISO/TS16949 :2002 這個規范。第二次進階的是:2009年更新為:ISO/TS16949:2009.,2016年,重新按ISO9001:2015版本基本框架,升級為IATF16949:2016版本,目前執行的最新標準為:IATF16949:2016。汽車行業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ISO/TS 16949:2009 [1](以下簡稱舊版標準)于2016年10月被IATF發布的新版IATF 16949:2016 (以下簡稱新版標準)所替代。標準由ISO的技術規范換版為IATF的標準,重點考慮了顧客導向性,綜合了很多顧客特殊要求,是汽車行業應用ISO 9001:2015 標準的補充要求。
IATF16949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9001的區別
其實兩者都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ATF16949主要針對汽車領域,IATF16949是 國際汽車行業的技術規范,是基于ISO9001的基礎,加進了汽車行業的技術規范。規范完全和ISO9000:2015保持一致,但更著重于缺陷防范、減少在汽車零部件供應鏈中容易產生的質量波動和浪費。
IATF16949是 國際汽車行業的一個技術規范,其針對性和適用性非常明確:此規范只適用于汽車整車廠和其直接的零備件制造商。這些廠家必須是直接與生產汽車有關的,能開展加工制造活動,并通過這種活動使產品能夠增值。對所認證的公司廠家資格,有著嚴格的限定。那些只具備支持功能的單位,如設計中心,公司總部和配送中心等,不能獨立獲得IATF16949:2016的認證。對那些為整車廠家或汽車零備件廠家制造設備和工具的廠家,也不能獲得IATF16949:2016的認證。因此,IATF16949:2016的實施,對三大汽車公司和他們的零備件制造供應商將有直接的影響。
IATF16949特別注重廠家的完成品及實現這個完成品的質量系統能力。它認為這是整個制造過程活動的基礎。另一個特點是,它特別注重一個機構的質量管理系統的有效性。
由于 IATF16949:2016已包含了ISO9001:2015的所有內容,所以獲得IATF16949:2016的認證,也標志著符合ISO9001:2015標準。
IATF16949 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認證=申請TS16949認證需要準備以下資料:
1-質量手冊Quality manual
2-程序文件 Procedure
3-內審審核計劃 Internal audit plan
4-內審審核報告 Internal audit report
5-管理評審計劃 Management review plan
6-內審員培訓證書 Certificates of internal auditors
7-汽車類產品和顧客清單 List of automobiles and customers
8-顧客的特殊要求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customers
9-顧客工程規范清單 List of customer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10-過程分析表 Table of process analysis
11-過程方法分析圖 Analytical graph of process approach
12-12個月的記錄
13-合同和申請書 Contract and application
14-企業營業執照和組織機構代碼證 Business license。
IATF16949 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認證最基本的要求——通常提交的審核證據
1-顧客特殊要求和體系關系矩陣必須建立,顧客特殊要求不是技術和圖紙要求;如果沒有,審核時企業需提供顧客出具的書面證據;
2-產品安全滿足13項要求,如,作業指導書有安全標識,追溯性必須100%有批次號,FMEA和CP必須有顧客的特殊批準,變更需經顧客批準等;
3-員工舉報電話必須建立,郵箱不接受;
4-應急計劃含常發自然災害,最高管理者每年評審;
5-風險分析不能按部門來做,必須按照過程,按照事件分析,風險需建立等級,制定預防措施;
6-基礎設施評價,須體現精益的原則;
7-內部實驗室,必須形成范圍清單,標準清單和實驗設備清單;
8-內審員能力滿足5項要求,包含培訓老師資格(IATF授權機構的培訓合格證明)必須保留;
9-SQE除滿足內審員5項要求,還需滿足FMEA和CP的能力要求;
10-記錄保存:生產件批準文件、工裝記錄(包括維護和所有權)、產品和過程設計記錄、采購訂單(如適用)或者合同和修正,保存時間為產品在現行生產和服務中要求的有效期,再加一個日歷年;
11-軟件開發應有質量保證過程,并納入內審方案;
12-供應商必須爬坡提升,審核計劃形成文件;
13-TPM形成文件化的目標,如:OEE\MTBF\MTTR;
14-返工和返修必須有作業指導書,FMEA的分析;
15-不合格品報廢前,確保其喪失物理上的使用價值;
16-控制計劃必須結合FMEA更新;
17-審核前須按照IATF16949標準要求,進行一次完整的內審和管理評審;
18、轉版審核須提供按新版運行的至少3個月的績效指標。
IATF16949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五大工具
1-統計過程控制(SPC):統計過程控制SPC是一種制造控制方法,是將制造中的控制項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數據,通過過程能力的分析與過程標準化,發掘過程中的異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過程恢復正常的方法。
實施SPC的目的:
1)對過程做出可靠的評估;
2)確定過程的統計控制界限,判斷過程是否失控和過程是否有能力;
3)為過程提供一個早期報警系統,及時監控過程的情況以防止廢品的發生;
4)減少對常規檢驗的依賴性,定時的觀察以及系統的測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檢測和驗證工作 。
2-測量系統分析(MSA):測量系統分析(MSA)是對每個零件能夠重復讀數的測量系統進行分析,評定測量系統的質量,判斷測量系統產生的數據可接受性。
實施MSA的目的:
1)是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質量,使用測量系統分析(MSA)方法對獲得測量數據的測量系統進行評估;
2)是確保使用了合適的數據分析方法,如使用SPC工具、試驗設計、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MSA使用數理統計和圖表的方法對測量系統的分辨率和誤差進行分析,以評估測量系統的分辨率和誤差對于被測量的參數來說是否合適,并確定測量系統誤差的主要成分。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潛在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作為一種策劃用作預防措施工具,其目的是發現、評價產品/過程中潛在的失效及其后果;找到能夠避免或減少潛在失效發生的措施并不斷地完善。
實施FMEA的目的:
1)能夠容易、低成本地對產品或過程進行修改,從而減輕事后修改的危機;
2)找到能夠避免或減少這些潛在失效發生的措施。
4-產品質量先期策劃(APQP):產品質量先期策劃APQP是用來確定和制定確保產品滿足顧客要求所需步驟的結構化方法。
APQP的功能:
為滿足產品、項目或合同規定,在新產品投入以前,用來確定和制定確保生產某具體產品或系列產品使客戶滿意所采取的一種結構化過程的方法。為制訂產品質量計劃提供指南,以支持顧客滿意的產品或服務的開發。
5-生產件批準程序(PPAP):生產件批準程序(PPAP)為一種實用技術,其目的是在第一批產品發運前,通過產品核準承認的手續,驗證由生產工裝和過程制造出來的產品符合技術要求。
實施PPAP的目的:
1)確定供方是否已經正確理解了顧客工程設計記錄和規范的所有要求。
2)并且在執行所要求的生產節拍條件下的實際生產過程中,具有持續滿足這些要求的潛能。
IATF16949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對企業的優勢,對企業打入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供應系統的意義
1-開拓市場:16949認證作為質量保證的標志有助于企業獲得顧客的信任,以獲得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2-提高顧客滿意度:通過實施16949認證,關注并滿足顧客要求,以提高顧客滿意度
3-降本增效:持續關注企業運營業績,改進過程績效指標,以實現降本增效
4-提高產品和交付質量:運用系統的開發和改進方法,保證產品質量和交付業績
5-促進產品和過程質量的改進。
6-綜合的汽車王國超好的經驗。
7-增加供應商信心。
8-確保在供應鏈中的供方/分供方服務的質量體系的一致性。
9-減少變化和浪費,并全面提高生產效率。
10-減少第二方審核的次數。
11-消除重復的第三方審核的要求。
12-為全的質量體系需求提供一個通用平臺
IATF16949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流程-認證步驟
1-準備階段
領導決策,統一思想
公司最高領導作出IATF16949貫標和認證的決策,任命管理者代表,授權其按IATF16949推行小組。
設立IATF16949推行小組
小組成員須懂專業技術、質量管理,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及文字能力,一般為各部門的骨干。應為小組配備輔助人員,進行打字、文件傳遞等工作。
編制工作計劃
應包含宣傳教育、培訓人員、體系分析、標準條款的選擇、過程展開、責任分派、文件編制和體系建立等方面。計劃中應明確各工作項目的承擔部門和完成期限。
學習培訓
a.管理人員應了解標準的由來、掌握標準的主要內容和用途、理解貫標的意義。
b.IATF16949推行小組應對系列標準有較全面的掌握,掌握標準的選擇、剪裁和應用方法。
c.普通員工學習IATF16949基礎知識。
2-質量體系設計
制定質量方針,確定質量目標。
確定質量管理體系應包含的IATF16949條款。
根據產品的特點和客戶要求對IATF16949的條款進行取舍必要時做必要的補充。
公司現狀診斷。
將公司現有質量體系的要求與選取的IATF16949的有關要求進行對照,找出它們之間的差距,進而確定需進行修改的內容。
質量責任分配及資源配備。
a.根據需要對組織結構進行調整;
b.將各項質量活動責任分配落實到各職能部門,編制職能分配矩陣表。
c.識別資源要求,配置必需的資源。為了實現IATF16949標準要求,應確保質量體系擁有必需的資源,對短缺的資源應及時地進行補充。
3-確定要編制的文件清單
整理現有的各類質量體系文件,并與IATF16949的條款進行對照,以確定要新編與修訂的文件清單。
編寫指導性文件。
就質量體系文件的要求、內容、格式作出規定。
制定文件編寫計劃
針對需要編寫的文件,制定編寫計劃、規定:
a.編寫、討論、審核、批準的人員
b.編寫、討論、審核、批準的進度、要求和完成日期。
4-文件編寫、討論、審核與批準
各部門完成文件制作
按照計劃進行跨部門評審
完成文件的批準
5質量體系的實施運行
試運行前的培訓;
試運行前的準備;
宣布試運行。
將質量體系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配套到配套,由不習慣到習慣,由沒有記錄到記錄完整,由不符合到符合過渡。試運行中的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從而保證質量體系正常的運行。
6-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請輸入正文
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認證前至少進行一次內審,對審核中的不合格項采取糾正措施加以解決。
7管理評審
認證前至少進行一次管理評審,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充分性、適宜性和有效性。